七水硫酸鎂
七水硫酸鎂物理性質
外觀與性狀:屬斜方晶系,為四角粒狀或菱形晶體,無色、透明,集合體為白色、玫瑰色或綠色玻璃光澤。形狀有纖維狀、針狀、粒狀或粉末。無臭、味苦。
溶解性:易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和甘油。
七水硫酸鎂化學性質
穩定性:在48.1℃以下的潮濕空氣中穩定,在溫熱干燥空氣中易風化,高于48.1℃時,失去1個結晶水,成為六水硫酸鎂,在67.5℃時,溶于自身結晶水,同時析出一水硫酸鎂,在70~80℃時,失去4個結晶水,100℃時失去5個結晶水,在150℃時失去6個結晶水,在200℃時失去全部結晶水,成為粉狀無水硫酸鎂,脫水物放置于潮濕的空氣中以能重新吸收水分。在硫酸鎂飽和溶液中,可以結晶出分別帶有1、2、3、4、5、6、12個水的水合結晶物,在-3.9~1.8℃飽和水溶液中,析出十二水硫酸鎂,在-1.8~48.18℃飽和水溶液中,析出七水硫酸鎂,在48.1~67.5℃飽和水溶液中,析出六水硫酸鎂,高于67.5℃時析出一水硫酸鎂,六水硫酸鎂在87~92℃間發生異元熔化,并生成五水或四水硫酸鎂,四水硫酸鎂在106℃下轉化成三水硫酸鎂,三水硫酸鎂在122~124℃下轉化二水硫酸鎂,二水硫酸鎂在161~169℃下轉化成穩定的一水硫酸鎂。
毒性:有毒
pH值:7,中性
七水硫酸鎂的制取方法:
方法一
在天然碳酸鎂(菱鎂礦)中加入硫酸,除去二氧化碳后,重結晶而得,將硫鎂釩(Kieserite,MgSO4·H2O)溶于熱水重結晶而得,由海水制取。
方法二(海水曬鹽苦鹵法)
海水曬鹽得苦鹵,用兌鹵法蒸發后,產出高溫鹽,其組成為MgSO4>30%、NaCI<35%、MgCl2約為7%、KCl約為0.5%??帑u可用200g/L的MgCl2溶液在48℃浸溶,NaCl溶解較少,而MgSO4溶解較多。分離后,浸液冷卻至10℃便析出粗的MgSO4·7H2O,經二次重結晶得成品。
方法三(硫酸法)
在中和罐中先將菱苦土慢慢加入水和母液中,然后用硫酸中和,顏色由土色變為紅色為止,控制pH=5,相對密度1.37~1.38(39~40°Bé)。在80℃下過濾中和液,然后用硫酸調節pH值至4,加入適量的晶種,并冷卻至30℃結晶。分離后在50~55℃下干燥得成品,母液返回中和罐。也可用低濃度的硫酸與氧化鎂含量65%的苦土中和反應,經過濾、沉淀、濃縮、結晶、離心分離、干燥,制得七水硫酸鎂。
反應化學方程式:MgO+H2SO4+6H2O→MgSO4·7H2O
推薦產品










版權所有:江西鑫輝化工有限公司 贛ICP備2021004282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南昌